明天是农历八月初七日,民间传说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岭头节,岭头节也称“耍歌堂”。据传说岭头节起源于求雨,很久以前,瑶族人民遭受了严重的旱灾,无法生存,为了求雨,人们在农历八月初七组织了一场大型的祭祀活动,穿着彩色衣服,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祈求天神降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传统节日。瑶族人民以农历八月初七为节日,人们会穿上盛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度佳节。明天农历八月初七日,别忘“吃二样,做一事”习俗,幸福快乐过八月!
一、吃二样
瑶族人民以前主要是以薯、芋、麦、粟、高粱、木薯等杂粮为主食的,现代瑶族有了水稻田种植技术,后面主食就才有大米。
1、吃芋头
芋头是很普通很常见的食物,常吃芋头不但能够增强免疫力,健脾开胃,营养健康。芋头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许多减肥的人也喜欢用它代替主食。芋头吃起来粉糯糯的,有一种特别的鲜香,也难怪吃芋头的人特别多。 芋头的做法也很多,煲汤、油炸、烧汤、红烧、煎烤,不管怎样做都好吃。今天做一碗红烧酥芋。
展开剩余76%食材:芋艿、木薯淀粉、油、盐、冰糖、
做法:1、准备好食材与调味料,芋艿用毛芋艿,如果用荔浦芋头,木薯淀粉还要再少些。2、芋艿去皮、切厚片,上锅大火蒸熟,蒸到筷子一插就透的程度。用勺子将蒸熟的芋艿压成芋泥,放入大碗,加入盐和木薯淀粉,戴好一次性手套抓捏均匀后,揉成芋泥面团。3、抓取1小团面团,揉圆再整形成方块。当然其它形状也OK,只是方块形状后面煎的时候容易一些。4、冰糖太大块不容易溶化,先用微波炉高火约50秒,再用擀面杖一敲就碎了。5、不粘平底锅下30克油,将芋泥方块每一面都煎到金黄,盛起备用。6、锅中留底油,小火下冰糖炒糖色,如果油太少,可再加少许。炒到冰糖溶化,颜色呈金棕色即可,注意不要炒焦,会发苦。加入开水,注意防溅防烫!7、倒入2大勺六月鲜轻12克蜂蜜红烧酱油。勺是量勺,1大勺约15毫升。倒入煎好的芋泥方块,大火烧开,再收浓汤汁即成。8、出锅装盘,色泽红亮,软糯鲜香。
2、吃竹笋
竹笋是竹子的嫩芽,属于禾本科植物,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采摘。根据生长季节的不同,竹笋可以分为冬笋、春笋和鞭笋等类型,每种类型的口感和风味各有不同。竹笋的外表包裹着坚韧的笋箨,内部则是柔嫩的笋肉,口感清脆,味道鲜美。腌笃鲜是起源于徽州黟县的一道传统名菜,据说是因为左宗棠品尝此菜时,因湖南口音的发音不标准,把“腌炖鲜”说成了“腌笃鲜”。自此,“腌笃鲜”成了江南的名菜。
食材:腊肉、竹笋、排骨、葱、姜、盐
做法:1、准备好食材,咸肉(腊肉)、排骨、莴笋、笋、小葱、姜。2、切咸肉,把咸肉(腊肉)切片,不要薄切,要厚切,咸肉焯水,水烧开,放入咸肉,大火焯水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几遍,备用。3、排骨焯水,水烧开,下排骨,大火焯水10分钟中途注意撇去浮沫,然后捞出清水冲洗几遍,备用。4、再另起一锅,锅中加清水,不用烧开,将排骨、咸肉(腊肉)下入锅中,加葱、姜、料酒,大火煮开,然后转中小火煮30~40分钟。会发现汤慢慢变成白色。5、等炖煮差不多时,将笋、莴笋切滚刀块,然后下锅,加少许盐,中小火煮10分钟左右,然后出锅即可。
二、做一事:唱歌跳舞
在岭头节期间,人们会穿着盛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度佳节。唱歌跳舞的形式有很多,包括对唱、群舞、双人舞等。人们还会进行唱歌跳舞比赛,以争夺“歌王”、“舞王”等称号。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瑶族长鼓舞比赛、山歌比赛等文化活动。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发布于:山东省联美配资-配资咨询平台-免费配资系统-线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