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火药桶又添新料!加沙的战火还没熄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突然调转枪口,公开宣称下一个目标是伊朗,甚至扬言“一年内摧毁伊朗轴心”。 而另一边,国际社会正用行动打脸以色列——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57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连法国、英国、加拿大等美国传统盟友也集体“倒戈”。 一场外交地震正在颠覆中东格局。
内塔尼亚胡的狠话并非临时起意。他在军方高层会议上直言,未来一年要以色列“重塑安全格局”,目标不仅是加沙的哈马斯,更是伊朗这个“地区最大威胁”。 以色列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高官全员站台,展现强硬姿态。以色列将伊朗视为哈马斯、真主党等武装的“背后金主”,认定只有打击伊朗才能根除安全隐患。 但伊朗不是哈马斯——它拥有纵深领土、成熟导弹系统和地区盟友网络。 以军若贸然动手,可能引爆整个中东的混战。
就在内塔尼亚胡放话同日,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欧洲国家在联合国总部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率先行动,使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总数升至157个,占联合国会员国的八成以上。 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前提是停火和人质释放;卢森堡首相则直言,这是对以色列政府极端政策的“反对票”。 连美联社都承认,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点头,美以两国在国际社会愈发孤立。
以色列的强硬背后有两大支柱:一是美国长期的政治军事庇护,二是对哈马斯的军事优势。但这次美国的态度微妙——尽管特朗普政府为以色列打击伊朗“开绿灯”,美国却未直接参与行动,仅提前撤离人员。 以色列试图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批评伊朗核问题的时机,抢先破坏美伊核谈判。 然而,攻击伊朗核设施和科学家意味着冲突升级,可能引发伊朗通过代理人或直接反击,将战火蔓延至整个地区。
面对乱局,中国外交部多次明确表态:加沙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领土,必须立即停火止战,坚持“巴人治巴”,反对任何破坏“两国方案”的行为。 中方呼吁安理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推动召开国际和会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一立场与国际社会主流形成呼应,也与美国无条件偏袒以色列形成鲜明对比。
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浪潮,标志着以色列外交环境的恶化。 多国表态直指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造成的人道危机,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挽救“两国方案”的唯一出路。 以色列则以激烈方式回应:召回驻承认巴勒斯坦国国家的大使,极右翼部长扬言“吞并约旦河西岸”。 内塔尼亚胡甚至称此举为“国家自杀”,但国际舆论的天平已倾向巴勒斯坦。
以色列近期动作频密——三天内袭击六国、空袭伊朗核设施、暗杀伊朗科学家。 这些行动背后是以色列试图重构中东安全架构,削弱伊朗地区影响力。 但专家指出,以色列的“先发制人”战略可能打破脆弱平衡:伊朗的报复能力远非哈马斯可比,且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等盟友可能同步响应。 一旦局势失控,美国能否全身而退仍是未知数。
联美配资-配资咨询平台-免费配资系统-线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