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去年关店近千家,亏损近4亿元!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引争议,高端水果出路在哪?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出品 | 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 | hbsypl2023@163.com
近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通过视频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水果价格过高的质疑,声称“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此言论一出,迅速冲上热搜榜首,将这家水果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01
董事长回应:坚守品质,不迎合消费者
在视频中,余惠勇直言水果虽是常见商品,但品质差异极大,而真正了解水果品质的消费者却为数不多。他强调百果园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供高品质水果,不会为了顺应市场而降低品质标准。“我想给顾客留下便宜的印象轻而易举,因为不同品质的水果价格差距可达四五倍。如今便宜的水果供过于求,而真正优质的水果却供不应求,这便是其价格高昂的原因所在。”余惠勇表示,百果园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获取短期利益。
“商业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是推动消费者走向成熟。百果园毅然选择了后者。”余惠勇解释道,消费者在对品质缺乏了解时,往往只能依据价格选择便宜的产品,而百果园期望通过透明化、标准化的方式,让消费者深刻理解“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倘若为了降低价格而牺牲品质,这绝非百果园的发展道路。”
然而,百果园这种坚守高品质的品牌理念,在实际市场中却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极高,尤其是在水果这类日常消费品领域。许多消费者反映,在百果园购物时,花费较高却难以切实感受到与价格相匹配的品质优势。一些网友吐槽道:“在百果园随便挑选一些水果,一百元很快就花完了”“价格太贵,月薪两万都感觉吃不起”。
02
营收下滑,门店数量锐减
事实上,尽管百果园在品牌理念上坚守高品质路线,但其经营业绩却岌岌可危。根据2024年财报数据,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9.8%;除所得税前亏损达到3.91亿元,而上一年同期则实现盈利3.8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对于营收下降、由盈转亏的局面,百果园解释称,2024年公司面临水果零售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双重挑战,同时自身经营周期调整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在门店方面,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的零售门店数量为5127家,与上一年相比净减少966家,平均每天约有2.64家门店关闭。加盟店数量从6081家减少至5116家,平均每天关店近5家。
据悉,百果园营收主要依赖加盟店收入,其加盟店收入占比超七成。受闭店潮影响,2024年百果园加盟店收入从2023年的85亿元减少至74亿元。百果园曾解释称,门店数量减少是由于公司持续优化全国零售门店布局,以提高零售门店的营运效率,鼓励加盟商将门店从高租金收入比的地段搬迁至低租金收入比的地段,或关闭高租金收入比的门店及经营不善的零售门店,更加专注于租金收入比更可持续的优势门店。
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百果园会向加盟商收取高昂的加盟费用(30.7万元),并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不少加盟商不堪重负,导致百果园的门店相继倒闭。
03
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转变
有观点认为,百果园业绩下滑可能主要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
一方面,竞争对手压缩了市场空间。传统农贸市场凭借丰富的品类和较低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生鲜超市则在品质和购物环境上具备一定优势;而电商平台的崛起,更是打破了传统零售的地域限制,通过线上销售和配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百果园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不再仅仅追求高品质,而是希望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获得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观念逐渐趋于理性,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在降低。这种消费需求的转变,对百果园以高品质、高价格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和消费理念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品质与价格,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是百果园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业绩下滑和门店减少的困境,百果园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策略,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联美配资-配资咨询平台-免费配资系统-线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